画家沙正鑫:中国画充满生命旋律的艺术

作者:沙正鑫 来源:中国艺术家网 发布时间:2015年11月15日 点击数:

    当现代艺术呼啸而来,对传统审美习惯的审视,传统又变得清晰起来。三千多年来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,它是那么超乎寻常的单纯。简单的点、线、面的形成,为绘画最主要的构成元素。人们发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,都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,会惊奇发现西方文化中也具备中国文化特点,如凡高、马蒂斯、康定斯基等把线条推倒了绘画本身一部分的位置,线条成为了一种有生命意味的形式。中西绘画对线条本身是抽象的审美视点,有着共性文化。所以中国绘画线条艺术组合,不是单一的语言文化。它独特的表现方式,以及虚实、空凌的处理具有抽象倾向。宋代大家巨然、范宽、马远的山水画就不难发现抽象意味。但给人的感受仍是一种生命的刺激,而不是被绘画形式、苍凉的人格精神掩盖了线条、笔墨的抽象意味。传统绘画发展是心灵和自然结合,尤其清代到近代众多大家对绘画语言的表达。如八大山人、石涛、吴昌硕等,大家对传统书画线条有着独具的韵律和体现。让笔墨具有独立审美价值,可用八字来概括“似曾有法、似俗无尘”的独特绘画境界。

 他们对传统已不再是“文人”画家的那种“怀旧”与“玩”的心态,亦不是笔墨中做“观念”的“实验”与“延伸”,而是将其置于现代语境下来的审视,切入。使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有效地整合,融合,在传统元素与现代意味中寻找到最自然的融合方式,将创作具有“原创性、前瞻性和学术性”的中国画新语典。
        如果真正做到了解和欣赏,就好如山无云不灵,山无石不奇,山无树不秀,山无水不语之感。去感受优良的传统艺术,为发展之动力。传统绘画是处理构图透视的多种多样的方法,充分说明了我们祖先的高度智慧,这种透视与构图处理上独特的灵活性和全面性,是中国传统绘画上高度艺术性的风格特征之一。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,表现方式,中国绘画,不论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等等,均特别注重于表现对象的神情气韵。我们都知道,人们生长在宇宙之间,所生存的环境中一山一水一树一不一序一舍一花一草一虫一鸟,都跟我们有着难解难分的神韵关系。这就是人文精神文化,谈到精神文化,即就是人类精神之营养品。如音乐为养身、美味养口、绘画养目、茗茶养心。绘画的欣赏就是给我精神的食粮,精神之品,为人所共享之乐。
        古人云:“学出用以养心愈疾,君子乐之”书者,抒也。散也抒胸中气散胸中郁,故书家以无疾而寿“人们以书画自娱自乐,不仅可清除胸中块垒,解闷除愁,还可以怯病愈病”,因为书画联系可以集中精神,净化思维,心平气和,放松全身的筋骨,是一种良好的健身运动。如能持久练习,可以减少烦恼,起到养心愈疾作用。可以陶冶性情,静心养气,延年益寿之感。人在联系中挥笔泼墨时,要凝神静虑,端已正容,秉笔思升,临池志逸。对身心健康养颜长帮有益之处。


作品赏析

返回顶部
意见反馈